青海湟鱼增长34%青海生态保护创下奇迹

装修设计 heimagongsi 87℃

据说一年才生长一两的青海湖湟鱼,已经是列入一级保护动物级别的珍稀物种。今见青海湖成群结队洄游视频,与风中汹涌澎湃的湖水一起荡漾,舞动着西域无垠的律动与传奇,湟鱼

据说一年才生长一两的青海湖湟鱼,已经是列入一级保护动物级别的珍稀物种。今见青海湖成群结队洄游视频,与风中汹涌澎湃的湖水一起荡漾,舞动着西域无垠的律动与传奇,湟鱼如此珍贵,保护如此严格,前些去青海时,友人介绍说,湟鱼是不准捕捞、交易的,如果是公职人员食用湟鱼,一经发现,予以开除,可见保护之严苟,湟鱼之珍贵。

1、洄游湟鱼增长34倍青海生态保护创下奇迹

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、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重要水体。由于水温低、贫营养化,能在如此水环境中生存的鱼类只有5种,湟鱼是其中最主要的物种,在当地有“一年长一两,十年长一斤”的说法。湟鱼学名裸鲤,是青海湖中的特产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每年5月底到8月中旬,它们都要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,到上游淡水河产卵。其中,沙柳河、泉吉河、布哈河是三条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。

在洄游途中,湟鱼要经历拦河坝阻隔、小支流搁浅、鸟类捕食等重重困难,可谓“九死一生”。为避免人类活动对湟鱼洄游造成干扰,刚察县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将沙柳河2米多高的拦河坝换成18级台阶,每级台阶高15厘米到20厘米。为防止湟鱼被急流冲下,台阶上还修建凹槽。2016年,该县又投资850万元在泉吉河修建21级台阶组成的洄游通道,由台湾设计师设计。

2、湟鱼是什么时候被评为保护动物的

这个还真没查到。湟鱼是裸鲤的俗称,是青海湖中的特产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它在鱼类中属鲤形目、鲤科,学名叫“青海湖裸鲤”。过去由于当地藏民信教,不吃没有蹄子的动物的肉,又认为鱼和龙属于同类,吃了会不吉利,外地人也很少到这里捕鱼,所以青海的湟鱼多得溢到湖面上,每到鱼泛季节,“骑马涉水踩死鱼”。,早于青海湖地区低温缺氧、浮游生物匮乏,青海湖湟鱼的生长十分缓慢,一般平均体重250克的青海湖裸鲤平均年龄约为89年。

三年经济困难时期,是青海湟鱼救了青海人的命,也使湟鱼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。早在1980年,青海省政府就颁布《青海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》,停止青海湖冬季冰鱼生产,从1994年开始,青海省政府已进行了5次封湖育鱼措施,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捞,并在上世纪末改为永久封湖。2004年,青海湖裸鲤被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列为濒危物种。